京师东便门外的广通桥码头,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终点,也是京师最大的码头。
这里人声鼎沸、车舟云集。各地商号的旗号琳琅满目,还能看到各世家、地方官员的旗号,因公因私。
因公的打着官职,藩司、臬台、州府比比皆是,岑国璋的那七品知县正堂的旗号都不好意思打出来。
因私的打着某某地方某府的旗号,比如陈家小姐的座船上,打着姑苏岳林堂陈府,懂规矩的一看就知道是东南财神爷陈如海陈老爷的内眷。
岑国璋站在船头上,举目看着熙熙攘攘的码头,观察着远近各色各样的人。曾葆华站在身边,一脸的郑重,他长舒一口气道:“终于到京师了。”
说罢,他心有不甘地说道,“江南转了一圈,才明白豫章只是癣疥之疾,两浙东南才是腹心之患。”
“癣疥之疾也要治,拖延下去,到时候腹心之患一发作,首尾难顾,那才是真正的大麻烦呢!”
听了岑国璋的话,曾葆华点点头,低声道:“难怪皇上着急整顿户部,清理逋税积欠。先皇年间,圣上到江南办过几次差,知道地方积弊。可是要想铲除这些积弊,怕是有一场大动荡,没钱可不行。”
“当然有大动荡。清除这些积弊,等于动某些人的钱袋子。断人财路,比刨人祖坟还要招人恨。这些人抱团共进退多年,在地方和朝中势力巨大。皇上要动,怕是先来几场文斗,最后免不了一场武斗定乾坤。”
“益之你看得通透。此前你说的一个钱粮,一个刀把子,这两样抓住了,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以前说刀把子可以,现在要说枪杆子了。”
“枪杆子?”曾葆华有些疑惑,钢刀和长枪不是一回事吗?
岑国璋指着码头远处几位巡逻的军士说道,“茂明兄,那是哪一营的士兵?”
“应该是勇卫军右营的兵。他们背得是火枪,军器司的叫法是燧发滑膛枪,根据前些年西洋传来的泰西新式火枪改进的。益之兄,你说的枪,就是这新式火枪?”
此页为本章 第1页 / 共4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