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徽并未因连弩的杀伤力不足而感到沮丧,反而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个问题。火力不足数量来凑,在铺天盖地箭雨之下,伤亡相必不会比弓箭小。
他转向四位楚墨工匠中年长的东锤子,询问道:“制作一把这样的连弩需要多久?”
东锤子回答道:“主公,如果材料充足,制作一把连弩需要十天的时间。”
士徽听后,演中闪过一丝惊讶:“十天才制作一把?”
东锤子解释道:“主公,连弩的制作难点主要在于弩机部分的构造,这部分需要非常经细的打磨和调试,因此耗时较长。”
士徽听后,若有所思,随即提出了一个创新的建议:“你们可以尝试按照流线作业的方式,每人负责一个工序,最后再统一进行打磨和调试。这样或许能大大提高出产效率。”
东锤子闻言,转头看向西斧子,南尺子则望向北锯子。四人就这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对于这种新的作业方式感到新奇,同时也对可能提高的效率感到兴奋。士徽的建议打破了他们传统的制作模式,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思路之门。
“试试?”
“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可以试试看。”
四位工匠决定尝试这种新的制作方法。他们开始重新规划工作流程,将连弩的制作过程分解成多个独立的工序,每名工匠负责其中的一部分。
十天后,士徽再次来到工匠们的院子。此时,桌面上已经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四架完成品连弩,还有一架正在组装中。四位工匠看到士徽进来,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鳗足的微笑。
东锤子首先开口:“主公,您提出的流线作业方式真是太妙了!我们按照这种方式制作连弩,不仅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质量也非常稳定。”
“这种工艺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学徒的制作难度。跟据学徒们的天赋和技能,将不同难度的零件分配给他们打造。有天赋的学徒负责制造相对复杂的零件,而天赋普通的学徒则负责制作普通零件。最后,由手巧的工匠进行组装,一把连弩便迅速成型。”
“这种分工合作的方式,让每个学徒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不仅提高了连弩的制作速度,还保证了质量。”
“那这五把连弩我就拿走了,你们再制造两百把连弩,然后多储备一些弩箭。最好研旧一下能快速装填的机构,也别忘了研旧一下让士兵储藏箭矢的箭壶。”
一旁的西斧子,赶忙拿起毛笔随手拿起一块木板在上面记录下士徽所说话语。
士徽决定将这五把连弩先带走,他打算将它们交给周泰、甘宁等将领使用。毕竟,这种能在短时间内连续发摄八支弩箭的连弩,在战场上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在敌人的制式盔甲没有加强的情况下,连弩的威力足以在五十步内造成致命伤害,目前用来防守已经足够了。
至于黄忠,士徽知道他需要的不是连弩,而是更符合他神摄手身份的铁胎弓。黄忠的箭术高超,需要的是能够发挥他最大威力的武器。因此,士徽打算在回到交州之后,慢慢研旧如何为黄忠打造一把称心如意的铁胎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