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抢先称帝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赵大勇等军官如堕冰窟。
假设袁灿然胡吹一气,他的亲信军官必然没法答得一丝不差,就算提前串供也不行。
如此,假口供就无所遁形了。
经过半个时辰审讯,终于得出一个可信的结论:
孔希贵要求武邑拖延的天数,确实仅有三天。也就是说,清军主力将在三日内抵达武邑,没有错。
不过,使者仅要求武邑提前筹备1000石军粮,200担柴火。相比三万兵马的庞大人数,似乎少了些。
朱慈烺道:“确定使者仅让他们筹备1000石粮食?”
孙尔弟点头应道:“没错。王守备和一个千总都这么说,还说得出各村各摊派的数目,丝毫不差。”
朱慈烺点点头,掰着手指又算了算,斩钉截铁道:“敌军应该在三千人左右,最多不超过四千,**不离十。”
众将大惑不解,齐声问道:“殿下如何得知?”
朱慈烺哈哈大笑,逐条分析起来。
首先,清军的摊子已经铺开,不再是攥成一个拳头的状态。
为了应付顺军的威胁,西北、西南方向均要保持一支野战劲旅。
另外,北直隶土匪流寇众多,维持局面稳定殊为不易,就算没有顺军在侧,很多城池、关隘的驻防军都是不能省的。
同时,清廷还要在京城留一支两三万人的预备队,一方面拱卫中枢,一方面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朱慈烺旁听军国大事好几年,深知地盘越大,敌人越多,兵力越分散的道理。
大明在全国空有数十万军队,丑不出人手增援前线就罢了,甚至连顺军打到京畿,都丑不到部队拱卫。
同样的道理,清军鳗打鳗算就十万人,腾不出多少机动兵力。
在这种情况下,派三万大军追击一个小小的近卫营,实在太奢侈了。
其尔,孔希贵来得太快了。
此页为本章 第1页 / 共2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