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当时中国一共有六家飞机制造厂,而在广东省的是韶关、广州东山两家。
其中又以韶关飞机制造厂设备最为先进、技术力量最为雄厚,韶关飞机制造厂建筑图样大多参照当时美国最新飞机制造厂的规模而设计,又引进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飞机制造厂——美国“寇蒂斯-赖特”的一套飞机制造设备。
在技术方面,韶关飞机制造厂聘请了以俄裔美国人沙坎诺夫为首的外籍顾问团担任技术顾问,同时还有二十多名中国赴美留学生回国分管技术工作。
淞沪会战后,首都也紧跟着沦陷,航空委员会将这些工厂整合为4家,全部迁往大后方。
其中,技术力量最强、设备最好,已经成功试制出“复兴号”双翼轻型飞机的广东韶关飞机制造厂搬迁至昆明,成为第一飞机制造厂。
正式搬迁是38年10月,当时动用了17列火车及274辆卡车运载全部机器、设备、材料、飞机半成品等,还有制造厂的职工及家属,并正式更名为第一飞机制造厂。
第一飞机制造厂的场址在昆明西郊眠山后昭宗村。
这里群山环抱,接近滇缅公路,距昆明不到10公里,地形隐蔽且交通运输方便。
一大早,李航就驱车来到第一飞机制造厂。
到了大门口,就看到制造厂的主要负责人都在外面等着。
相比于第二飞机制造厂藏在重庆山洞里、第三飞机制造厂在成都平原上,第一飞机制造厂也有自己的特色。
西边是大山,东边则是不高的眠山。
工厂的厂房、办公室、住房等沿眠山南麓分散布局,除办公室、职员宿舍和两幢飞机组装车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其余的车间以及工人宿舍均系木屋架、土墼(ii)墙、镀锌瓦和铁皮屋面。
而且为了隐蔽防空,屋面及厂区路面均以各色油漆彩涂伪装。
此页为本章 第1页 / 共3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