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科举,二是参军。
自己从小到大,就念过几天三字经。连他老爹都不如,怎么可能光宗耀祖。
那么就只剩下第二条路了。
当然,这是排除了娶妻入赘这些歪门邪道后的想法。
宋里正当然不会同意,且不说能不能建功立业,就离家五年不能相见,这点就无法接受。
父子俩陷入僵持,谁也不肯退让。
和他们一样的,还有曹家、李家、王家、郑家......
二月初十,县里来人了。有衙役,也有周家军。
目的不言而喻,征兵。
条件跟金宝打听的一样,除此之外,还有一条:“一旦入选,每月发放五斤救济粮,一共发放六个月。”
别看五斤粮食不多,对于山穷水尽,饥寒交迫的人们来说,五斤粮食就是救命粮。
省着吃,能吊命。
所以征兵工作进展得很顺利,不少人都主动报名。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身形消瘦,眼里有光。
对他们来说,参军不是下地狱,而是让他们活下去的一条生路。
这种人,是负责招募的兵士最喜欢要的,听话,肯吃苦。
以为青山村也是同样的状况,却不想遭遇到了滑铁卢。
尽管他将周家军的待遇吹得天花乱坠,可愿意报名的,几乎没有。
倒是曹大山、宋元根,还有其他几位抗击过北辽军的小伙子们站了出来。
结果话还没说,就被家里人拧了耳朵。
还说什么:“你要是敢参军,就从老娘尸体上踏过去!”
这是多么严重的话,根本不能单纯地用威胁来看待。
古人重孝,父母不支持的事情做了会遭人诟病。
若是真有那想不开的寻了短见,别说当官发财了,就是想安稳度过余生,都不可能。
曹大山觉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便自己只是个木匠,看到那晚凌家人奋勇杀敌,又和周家军同吃同住那么久,心中的热血早就燃起。
此页为本章 第1页 / 共3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