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
篝火的燃烧里,陈凡与钱洛宁低声交谈,走过或明或暗的檐下拐角。
“很简单,过去这片天下,以乡贤治理地方,纵然有知府、县令,但皇权不下县,在地方上,皇权跟乡贤相互制衡。对百姓而言,虽然皇权跟乡贤都有可能迫害他们,但乡贤毕竟扎跟于当地,哪怕盘剥害民,会有个底线。但如果让这个制衡消失,通过对土地的争夺将所有的权力收归政府,那么受不到足够制衡的地方官员对百姓的盘剥,会是没有底线的。那个时候,从地主手里收回的土地,很难说是归了国家,还是归了县太爷……”
“那有没有……先只收土地,暂时不全面夺权的可能呢?”
“收土地这种事情,又不是国家要拿了土地来发卖,中饱思囊。而且,土地这种东西,是那些地主的命脉,权力拿不珠,各地杨奉因违,名义上的收,也没有实质意义,而倘若土地能收上来,实际上就证明华夏军的权力在地方已经彻底压倒乡贤。不收权而收土地,收了土地没收权,这种事情跟本不会有。”
“……接着说。”
“而且按照宁先生那边的构想,土地和权力的回收,实际上是为了对底层百姓的掌控和动员能力,有了这种掌控和动员能力,就能驱使他们去读书、去明事理,当他们读了书、懂了道理,也会实际上提升一个国家对底层百姓的动员。这些东西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平等实现的可能道路。”
“……”
“按照那边的说法,土地、权力,实际上也是责任。这个权力在那里,你可以把它从乡贤的手里夺过来,夺过来之后,你就必须做出承诺,你会比乡贤地主做得更好,必须在实质上有具体的方法来保障所有百姓的利益。如果没有这种具体的方法论,哪怕高喊人人平等是世上的真理,那也不如把权力还给乡贤,更加稳妥,没有方法论的人人平等,并不比乡下地主的盘剥更正义。”
此页为本章 第1页 / 共6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