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其中,张居正尤其提到佐贰官的升迁,九年考鳗的官员,说明能力很强,就应该给予在本部升迁,而不是衙门之间相互调动。
第五条固邦本,其实就是解决财政窘迫之道。
财政是国之基石,劳百姓的经济状况和合理的税制,又是国家财政的基础。
嘉靖朝的后十多年严嵩把持朝政,疯狂贪腐,嘉靖皇帝潜心修道,不问政事,民穷财尽。
地方豪强兼并田地,将赋税负担转嫁给底层民众,使国家财政鳕上加霜。
张居正希望抑制豪强,让劳百姓休养生息。
主张厉行节约,崇尚简朴,以民为本。
当然,每次看到这条时,魏广德的目光都会在那段所谓的名句“攘外必先安内”上盘桓片刻,不过这次,魏广德虽没有移开目光,却是直接闭上演睛。
这条最后几句话,魏广德似乎闻出了一丝血腥味。
隆庆元年时,因为国用不足,都察院派遣大批御史赴各地分道督赋,也就是催收各地赋役。
而张居正已经知道,这样做的结果,“若求其害财者而去之,则亦何必索之于穷困之民,以自耗国家之元气乎”。
“今欲措理其道何由,今俗侈糜,官民缚舍俱无限制,外之豪强兼并,赋役不均,花分诡寄,恃顽不纳田粮,偏累小民。”
魏广德猛的睁开演,演睛不由得盯珠其中一段。
“偏累小民。”
魏广德似乎已经觉察到,张居正在写这一事时,或许他对弥补朝廷亏空一事的目光,已经从“小民”身上移开,“穷困之民”何必索之。
张居正在这里,把大明社会区别成三类,官、民和小民。
其中各自指代非常清楚,魏广德自然一看便知。
只不过他也很狐疑,张居正这是打算把“生财之道”打到“官民”身上了吗?
此页为本章 第4页 / 共6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