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教授所在的医药研究院,属于体制内科研机构,无论管理模式、决策过程还是科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都必须按照一套僵化不变的程序运作,他在那种单位工作了三十多年,思维定式早已形成,站在他的角度,根本无法理解红星制药厂技术中心的运作机制。
在体制内科研机构,科研选题是一项神圣而高端的工作,一般科技人员既没有那样的意识和嗅觉,也没有选题的权力,自然也就没有那种动力。
有科研选题权力的人,都是高高在上的技术权威,因为他们通常不在科研一线,年龄普遍偏大,思维僵化,意识迟钝,嗅觉不灵,即使技术水平不差,提出的科研课题往往缺乏前瞻性和针对性,无的放矢,却自以为是,所以很难接触到国际前沿技术,导致相当一部分科研工作做的都是无用功。
费教授算是比较开明的技术权威,虽然他对方翰民的说法将信将疑,但他毕竟亲眼见识过方翰民的技术成果,对这位年轻人的技术水平深信不疑,至于红星制药厂为何选择这款专利药物进行仿制,老费当然不知道,那是来自一名二十一世纪制药科学博士的决策,如今,仿制药开发已经取得成功,否则,方翰民不会信心满满地寻找临床试验机构。
老费的好奇心引出了这番话题,但他心里很清楚,这不是方翰民千里迢迢过来找他的目的,所以,老费不再探究过往细节,他向方翰民介绍了那家临床试验机构的情况,并打算明天带方翰民跟那家机构的有关负责人见面。
经事先约定,第二天上午九点左右,费教授跟方翰民来到九州医院,见到了主管技术的孙副院长。
在老孙办公室,宾主落座后,费教授将双方情况做了简要介绍,随后,方翰民对红星制药厂开发的这款仿制药做了说明,并坦陈了临床试验目的。
此页为本章 第1页 / 共5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