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谢昶昌带着随从一行,上船后感知到了全所未有的震动,因为这艘船的船体竟然是铁壳,船内分为多层,最上层虽然是用木头建成,可是整个船体却是铁壳,最低下的船仓内用烧煤蒸汽机带动船外两边的转轮逆流向前,怪不得这船上有一个很大的烟囱冒着烟气。意思是:雨后穿着新鞋子上上朝,从灰厂到长安街,因为怕泥沾到鞋子上,一直躲着走,等到了京城,鞋上泥泞越来越多,也就不再管它了。
《燕京杂记》便记载:“人家扫除之物,悉倾于门外,灶烬炉灰,瓷碎瓦屑,堆积如山,街道高于屋者至有丈余,人们则循级而下,如落坑谷。”各家各户都把家里的杂物堆在门外,灶烬炉灰,瓷碎瓦屑,好像小山一样,人们从此经过,就如同上山下山一般。
这样的污之地直到大清时期的维新派郑观应说:“余见上海租界街道宽阔平整而洁净,一入中国地界则污不堪,非牛溲马博即垃圾臭泥,甚至劳随处可以便溺,疮毒恶疾之人无处不有,虽**仆地皆置不理。惟掩鼻过之而已。”
哎!这能是一声长长的叹息,古装剧里一尘不染的街道都是假的、假的!
所以说为何古人头上身上很容易长疮等疾病,疮毒恶疾十之**,其公共卫生条件实在是太差,要说公共厕所在京城直到一九九零年也没有。
而看到的古镇面貌,全是青石板铺地,像这一种城镇在古代是很少的,有的也只是一小段而已,跟本改变不了污不堪的场景。
谢御史站在平安镇的平安大道上,直接懵圈了,平整的道路上,没有泥泞也没有污横流,来回四车道的平整泥大道,中间还有绿化相隔,马车驴车右去左来。在一些工坊作坊白墙上写着许多大字标语,上有“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谢御史站在标语前良久沉思着。再走几步看到上写着“公共厕所”往前三十米的牌子,猜想着这又是什么新去所,从文字上理解是出恭的地方,难道......。想到这里又加紧了步伐,又是一面白围墙上写道:“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此页为本章 第1页 / 共2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