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队长问策,唐行之开始试探他的准。
生意本质就是一种贩梦,这是唐行之在1040学到的。如果是一个身家数亿,又懂互联网的人,他会接受打造经济闭环的梦。如果是一个打工人,那他的愿望通常就是多赚点钱。
有些梦可以实现,有些不现实,唐行之嘴皮子不利索的最大原因,就是他不会说那些他认为无法实现的东西。
毕竟是公社的总队长,管理着上万人的生产,唐行之发现他说话很有逻辑条理,又懂一点基本的理工,只是出于时代原因,眼界受到了限制。也因为时代原因,更愿意保护集体和弱者。
唐行之就像是一个要创业的小年轻,在和投资人说自己的梦一样,说了他们山民的发展思路。
这时候的人心气大,伟人说与天斗,时代也曾喊出口号赶英超美。定一个超大的目标,哪怕只实现了小部分,那也是成功。
梦想与现实之间是有一个实现率的问题,而搞经济的就会具备“具现能力”,只是强弱有高低。
唐行之现在慢慢开始不怕露,甚至有意主动曝光。
他和总队长讲述了为了利益,资本家甚至愿意卖出绞死自己的绞刑绳的故事,也就是欧美准备往高端发展,低端劳动密集型就会向人口密集的亚洲转移。
四小龙接不住盘,自然就会向中国粤地转移。
粤地有钱赚,至少临近的省份,人口就会想过去,帮打工。这一点会打破公社制度,因为公社是想把人留在原地,这是不利于工业初期发展的。
等人都去了粤地,粤地的农产品就会出现紧张,他们桂地就可以卖过去。如果桂地能够进入到中高端市场,那就能赚钱。
这是高配版。
低配版就是卖到县城。
唐行之用了大概一小时解释了中国工业发展初期,如何完成这个过程,他们桂地小山村如何在其中分一杯羹。
此页为本章 第1页 / 共3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