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天禄一喜,施了一礼:“多谢岳父。”一边就貌似沉稳的退了出去。
其实王慎行才刚回来,接了折子,仔细看了,就觉得这主意不错,看起来很“唐时锦”,似乎有些乱来,细想却颇为绝妙。
这样一来,他这边报喜,她那边提建议,两人都有好处,也都合乎身份,而且这么一来,内阁再提陪都之事,更是十拿九稳。
毕竟,皇上正需要一桩大事儿,转移朝野的视线。
于是他又马不停蹄的过来了。
两人商议了半天,把种种细处全都商议妥当,唐时锦又重写了一遍,王慎行也直接在她这儿写了折子,一齐递了上去。
十余日后,折子到了京城,先到了内阁手里。
阁劳王恂实先看了,便赞道:“不愧是财神爷!字字珠矶!”
旁人纷纷道:“出了何事?”
王恂实拿着折子,递过去给赵守辅看,一边向众人道:“是庆国公的折子,说了一些丝绸之事……”一边又向赵守辅道:“头一遍看时,下官想说这不是胡闹么?可是细看下来,又觉得十分绝妙!”
旁人听了,也不由得好奇,谢次辅便凑过来与他同看。
炎柏葳坐在外围,挑了挑眉。
他如今初来乍到,还处于吃闲饭的阶段。
当然了,他是有捷径的,不管是沾媳妇儿的光,还是从他自己这方面走,都有捷径。
但捷径未必是真正的捷径,此时亮出身份,并不是好事,对他,对唐时锦都不是好事。
为什么呢?
因为如今的内阁,权限实在是太大了。
正常来说,奏折到达京城,应该由通政使司汇总,之后由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之后才交到内阁,由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处理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才是校对下发。
但如今,由于元盛帝懒于政务,多年以来,就渐渐的变成了,各地奏折先汇总交到内阁,由内阁梳理之后,将大事奏报皇上,然后再按着皇上的意思,做出处理。
此页为本章 第2页 / 共3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