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和平时期的工资标准,一个国营企业工人的月工资,足够养得起四口之家。就是住房问题不是那么好解决的,以至于许多家庭不得不挤在面积有限的公寓中。
斯大林专注于优先发展工业,提高工人的各方面待遇理所当然。他的继任者赫鲁晓夫,在解决市民住房问题上下了大工夫。
而在本时代,莫斯科城里并不高楼,杨桃所看到的不过是个大号筒子楼,这类筒子楼在城里到处都是!反正俄国人在漫长历史中就习惯于自发的组成自然村,人们也习惯于集体生活,住在筒子楼公寓热闹又温馨。
他们乐意住在这样的建筑里,如若一些新兴的居民楼兴建后,抛弃筒子楼住进赫鲁晓夫楼这种高级安置房,也是瞬间的事。
正常的历史上,莫斯科在1947年开始大兴土木。
这一年,斯大林命令贝利亚差遣
内务部的同志们,广泛的在莫斯科郊区种树,以改善自然环境。
对于莫斯科的城建,部长会议通过了斯大林的《关于在莫斯科建设高层大楼》的提议,旋即有八座大楼开建。
为何要建大楼?“大楼竞赛”也是铁幕伊始的一种相对和平的意识形态之争,所谓建设一批大楼,以挑战纽约的摩天大楼群,体现苏联的国力。
杨明志丝毫不喜欢筒子楼,甚至提起这个名词,首先浮现脑海的,正是从公共浴室传来,贯彻整个楼道每一个房间挥之不去的香皂气味。大家住在一起确实其乐融融,但就私密空间而言,基本是不存在的。
“身为将军,我和老婆肯定得住个靠谱的地方。等我见了铁男,我得跟他说说这事儿。”
正当杨明志望着筒子楼兴叹时,拉林大尉已经解决完进城手续。
本身大尉就拿着贝利亚和斯大林签名的通关证明,证件一切合格。在和检查站负责人短暂聊了几句,大尉直接拨通了卢比扬卡内务部总部的电话,甚至直接打到了贝利亚的办公室。
此页为本章 第2页 / 共6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