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石、沈明贵、任惠、张喜,都没有讲话,全神贯注地听中年梦石给大家讲课——
13世纪,英国有一位名叫列维伦的王子,他养了一只忠实又勇猛的狗,他要出外打猎,就将狗留下来护卫自己的儿子。一只凶恶的狼进门来要吃王子的儿子,狗与狼展开搏斗,终于咬死了狼。狗担心又有狼要来吃小孩,就将小孩放在毛毯下面。王子回家后,没有看见自己的儿子,却看见狗嘴上的血,以为是狗吃了孩子,一气之下杀掉了狗。结果在毛毯下面发现了儿子,后悔不已。
王子的推理是错误的。因为,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在没有前件的情况下也有后件,不能由肯定后件,进而肯定前件。狗嘴上的血,可以是吃小孩留下的,也可以是咬死恶狼留下的。
梦石给同学们讲了这么一个逻辑故事,同学们顿时有了兴趣,注意力很集中。梦石要同学们打开书,梦石将绪论的要点及关键字句念一遍,让同学们记下来。接着,梦石安排同学们默读,先读绪论全文,然后参考梦石要他们记录的要点及关键句子,读完后,对课文中提出的七个思考题,找出答案。
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举手回答问题,当年的梦石很高兴地对同学们说:“回答完全正确。”梦石讲解了一些逻辑推理方法,让同学们分析这个王子犯的逻辑错误。有个同学回答:“如果”,“则”,“所以”都是逻辑常项,不会改变,“p”,“q”是逻辑变项,可以是真,可以是假。
接着,梦石又讲了一个故事,与同学们一起来议论,与绪论中的几个重点问题挂上钩,使同学们形象地了解到形式逻辑的内容与对象,领会形式逻辑的性质与作用,并能够一起来探讨形式逻辑的研究与学习方法。梦石当时板书粗心将符号“p”,“q”的位置写反了,一位同学指了出来。
此页为本章 第2页 / 共3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