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后续,童恢若真有那能力,自然可以以一二件案子为突破口,治赵延的罪。
赵延真有能耐,也可以把所有案件的假证都造的天衣无缝。
但那些都是之后二人的斗争,就不是如今相持不下,甚至要血溅当场的局面。
杨明看到两人还未表态,于是又开口道:“二位莫不成是想继续让百姓看笑话吗?”
童恢闻言起身,向杨明拱手道:“便依少君所言。”
他其实也很清楚,以赵延之背景,对峙下去也未必能如他所愿。
杨明随即看向赵延。
赵延也点了点头。
“季尚,我竟有点饿了,我们回去继续小酌?”杨明转头望向伏雅。
伏雅立马起身,与二人行礼拜别,和杨明一起出了县衙。
“此次多亏少君出手相助。”等上了牛车,伏雅拱手向杨明致谢。
“希望童督邮能为百姓讨回公道。”杨明回道。
扪心自问,他是支持童恢的,一百五十六件案子,这还只是敢去检举之人,实际不知道要多出多少,不知有多少百姓因此家破人亡。
尤其这还是大旱之年,这跟王甫长安辜榷一事并无差别。
但是因赵延一人而放弃除曹节的上策,对他而言实属不划算。
所以这只能靠童恢自己,他若真能以以此治了赵延的罪,即是为百姓除一害,也是为自己扬名。
等回了伏府,杨明并未进去继续小酌,而是和伏雅拜别。
翌日,杨明带着张辽,以及几名护卫扛着束脩,随伏雅一起上不其山。
“因古时‘不族’与‘其族’居住于此,因而取名不其山。”沿着山路拾级而上,伏雅也在介绍着与不其山有关之事。
“昔日秦皇巡游至此,登不其山而望不其南城,取名‘城阳’。”
杨明听得津津有味,这些人文故事,再加上如今郑玄在此开学授课,这座不大的山倒是充满传奇色彩。
此页为本章 第2页 / 共5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