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种局面,即使是开明如洪易都不能接受,只是静观其变,洪易对于这个新政,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是有原因的,新政虽然会打击豪门士绅,有利于朝廷,但是朝廷统治加强了,天下的道术高手和武道强者就无法享受那么多的特权了,也会进一步受到管制,这是洪易所不能接受的。
说到底,洪易也是士族,时特权阶层,自然会维护自己的阶层的利益,并非真的无私,亦有着争名夺利之心,维护的是儒家读书人的统治,不会和杨乾一条心,在原着中他全力支持玉亲王杨乾的原因,在于他占据主导权,天下是按照他的规划运行的,对读书人虽然有利,但是对朝廷而言,就不一定了。
杨乾对虽然未曾出面发声,但是他对乾帝和洪玄机的新政还是非常支持,他虽然不喜欢洪玄机,但是洪玄机的确是对朝廷忠心耿耿,是把锋利的好刀。他作为皇室子弟,自然是偏向乾帝的做法的,对世家大族就该严加削弱,不然必然会侵蚀朝廷的根基,导致大乾国运衰减。
官绅一体纳粮和火耗归公乃是杨乾前世之中雍正所提出的,也是经历重重阻碍,耗费了莫大的精力,才将这条新政实行下去,为康乾盛世打造了一个夯实的基础和底蕴,更是改变了胡人政权无百年国运的魔咒。
杨乾站在玉亲王府中,抬头看向了一如水洗的湛蓝色天空,虽然刚刚春雷春雨已经过了,但是他却隐隐约约地看到了,蓝天之后的巨大乌云,在整个大乾的上空酝酿着,风雨欲来,多事之秋啊。
没几日传出了,南州海州,两州十五省文坛大宗师谢文渊都来迎考此次会试的消息。谢文渊道德文章,闻名天下,就算是曾经的状元公姬常月都在他的门下学习过文章,谢文渊和前朝宰相李严一南一北,已经有一百零三岁,在大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是文坛大家,周朝灭亡之后,他象征性地考了一个大乾的举人,是表明自己服从大乾统治,然后就闭门做文章,学问,注解诸子圣贤的着作。这人在文坛上的地位,是和心学创始人李严齐名的人物。
此页为本章 第2页 / 共3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 ^)